科研成果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梁双陆 刘英恒太:“一带一路”与云南边缘增长中心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1日  点击率:442

本文作者


梁双陆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

刘英恒太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首发于《边界与海洋研究》2022年第2期

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



云南省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最近的陆上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利益相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国家支持下,正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辐射中心,重点是经济贸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滇中城市群是我国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目标是建设成为辐射中心的核心区。滇中城市群有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成为我国的边缘增长中心。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面向南亚东南亚大通道

在“一带一路”愿景规划中部署的六条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经过云南省的就有两条,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更产生了中国与缅甸之间达成的中缅“人字形”走廊建设。中国—中南半岛走廊、孟中印缅走廊、中缅走廊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乃至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重要载体。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贯通了连接云南与老挝、泰国及周边国家的运输大通道,综合陆路运输成本将会大幅下降,逐步形成大物流、大市场、大开放新格局。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双方管委会创新联动体系,与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在创新跨境商事服务、推进跨境产能合作、促进跨境,电商发展、联通跨境物流通道方面形成联动发展;腾冲至猴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杭瑞高速公路与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公路得以连通,对改善边境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促进云南省融入南亚东南亚新发展格局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中缅走廊建设中,皎漂深水港、中缅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促进了云南省的对外贸易与投资。中缅油气管道建成,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进展

“一带一路”倡议使地处中国西南边缘的云南,成为中国对南亚东南亚国家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的沿边开放新高地。

经济贸易中心建设,是围绕着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定位,建设“枢纽+通道+网络”的多层级物流枢纽运行体系,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创新发展,快速增强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贸易辐射力,已形成以花卉拍卖为核心的国际鲜切花批发和集散中心。

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则是突出创新沿边金融、跨境金融特色,创新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贴近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探索面向周边的跨境金融业务,开发了“东盟七国产品体系”“越老缅产品体系”“南亚国家产品体系”等跨境业务体系。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突出了与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作用,利用先进科技资源,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现代农业、矿冶和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领域开展合作,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辐射模式初步形成。

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是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构建立体化文化交流传播体系,生动展示七彩云南美丽中国良好形象,使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人文交流辐射程度在不断提高。

三、边缘增长中心在云南的形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沿边开放战略,使内陆边境地区在我国对周边国家开放中,形成了要素跨境流动和内地厂商向边境区聚集的趋势,在以次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边境地带的聚集效应明显,具有形成边缘经济增长中心的潜力。

国家为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制度和政策供给,专门出台政策,支持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滇中城市群,使云南省经济增长在加快。2013-2020年,云南省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9%,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五位,边缘增长中心的特点在逐步显现。

边缘增长中心的形成在云南主要体现为滇中城市群。滇中是国家布局的重点开发区域,滇中城市群聚集了46.5%的云南人口和63.8%的地区生产总值。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要素集聚体,滇中城市群发挥了从环印度洋地区进口的重要商贸集散功能,进口增长势头强劲,正在成为云南省建设对外开放门户的核心。

在边缘增长中心的形成中,滇中城市群面临着突出的资源型工业锁定效应,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尚未形成区域报酬递增的源泉。一方面是产业支撑亟待转换。《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是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航空等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但滇中城市群内的装备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经济支撑力不强,滇中城市群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弱。另一方面,区域报酬递增的源泉尚未形成。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是区域报酬递增的源泉,但滇中城市群的科技研发投入和科研人才存量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严重不足,难以支持承载更多经济和人口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辐射中心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滇中地区是重点开发区域,滇中城市群被列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19个城市群之一,拥有政策叠加的良好条件,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边缘增长中心。但是滇中也面临着突出的资源型工业锁定效应,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尚未形成区域报酬递增的源泉。需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内引国内大市场、外联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激活产业新动能、开放新动能、辐射新动能,真正成为中国的边缘增长中心,成为引领云南乃至中国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激活产业新动能方面,重点打造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与国际产能合作示范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推进与环印度洋国家产能合作中,实现重塑云南传统产业链,壮大新兴产业规模。

激活开放新动能方面,重点打造服务国内市场的进口商贸高地。以服务于国内的几个人口集聚区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进口与中国互补性强的商品、资源型产品,有效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激活辐射新动能方面,重点打造辐射中心核心区的“发动机”。依托产业基础,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教育、贸易、国际金融、文化、医疗服务等辐射中心的中央商务区(CBD),高效集聚经济要素和人口,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激发创新CBD的城市“发动机”动能。






Copyright©2015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中国 · 武汉武昌 · 珞珈山 邮编:430072 Tel:027-68756726 FAX:027-6875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