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NEWS NOTICE

中心资讯

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资讯

我院成功举办“美国与南亚”专题研讨青年沙龙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6日  点击率:1209

2022年11月25日,武汉大学边界海洋研究会“印太视阈下的美国与南亚专题研讨青年沙龙”顺利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由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博士生孙小涵主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蓝建学和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教授担任评议专家,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关培凤教授出席本次讲座。本次活动全程以线上方式举行,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加,取得了圆满成功。

讲座伊始,关培凤老师首先向两位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四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博士生为线上参会的师生们呈现了不同主题的报告。

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士生曹鹏鹏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复合竞争、同盟重塑与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同盟化研究》的报告。在报告中,曹鹏鹏提出了“同盟化”的概念,并分析了这一概念形成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中美两国复合竞争产生的原因,同时梳理了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同盟化的进程。在汇报的最后,曹鹏鹏同学阐述了美国推动四国机制同盟化的影响,并从盟友关系的角度解释了美国的印太政策。

来自外交学院的博士生王晶为大家做了主题为《印度对外思想中“多边主义”的战略叙事——以国际太阳能联盟为例》的报告。她从当前印度“一方面明确支持以规则为主的多边主义,一方面又极力推动多边主义改革”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入手,对多边主义内涵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印度多边战略叙事的演变。随后,王晶同学分析了莫迪政府多边主义战略叙事的特征,并以国际太阳能联盟为例,阐述了莫迪政府战略叙述的表现,得出了印度多边主义战略叙事的内涵是“将自身价值观注入多边主义内涵中,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建立以印度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这一结论。

武汉大学博士生万佳的论文题目为《印度“印太”政策的演变特征及其成效评估》。她首先讲述了在不同阶段印度国内对于“印太”的认知,随后分析了莫迪政府“印太”政策的转变及其特征,并对印度“印太”政策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她在评估部分中指出,“印太”政策使得印度重回地缘战略中心,并印度制衡中国的举措赋能,但这一政策仍然存在局限性。她认为,印度的“印太政策”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对印度长期以来经营的对俄对华灵活外交政策构成制约,同时削弱了莫迪政府提出的以印度为中心的印度洋政策。

中山大学博士生李优的研究题目为《从“大中亚”到“印太”:美国地缘战略重构与印美关系调整》。他首先提出“21世纪以来美国地缘战略重构如何影响美印关系”这一问题,并进一步英美地缘政治学的三种流派展开论述。随后,他对奥巴马、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的陆权与海权战略——“大中亚”战略与“印太”战略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两大战略目的,并分析了“大中亚”战略失败的原因和“印太”战略的局限性。最后,李优同学得出“由于美国陆权影响力逐步衰落,美印关系发展的主要形式由陆权合作转向海权合作”这一结论,并指出这一合作依然存在诸多瓶颈与限制。

在四位博士生报告分享完毕后,两位评议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两位专家不仅对四位博士生端正的学术态度、扎实的学术基础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恰如其分地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张家栋老师指出,投稿论文与博士论文存在诸多不同,需要在实际写作中加以注意。四位博士生的论文和报告中的论文标题的界定范围过大尚未聚焦主题,关键概念偏多但论述紧密性不够。张老师认为,曹鹏鹏同学的论文中的“同盟化”概念需要在文章中进一步加以明确。在对王晶博士生的论文进行点评时,张老师指出,“叙事”与“叙述”存在概念上的差异,并指出文中某些概念的运用需要细细斟酌。在点评万佳同学的论文时,张家栋老师提出“印太政策”与“印度在印太的政策”存在差异,在行文中要厘清概念。对于李优同学的论文,张家栋老师指出该选题很有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在张家栋老师点评完毕后,蓝建学老师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在点评曹鹏鹏同学的论文时,蓝老师建议厘清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同盟化”对印度的意义,印度主动融入还是被迫参与,这一问题需要思考清楚。对于王晶同学的论文,蓝老师指出,在对印度外交政策和战略叙事的研究中,面对当前印政府的各种表态,需要辨析其提法是“概念”还是“行动”。同时,他指出印度的多边主义实际上是印度多极化战略的表现,印度希望成为世界重要一极,因此希望推动满足印度需求的多极化改革以实现其大国梦。在点评万佳同学的论文时,蓝老师对万佳同学紧追时政的做法予以肯定,并给出了“需要梳理莫迪第二任期内印太政策变化”这一具体的建议。对于李优同学的文章,蓝老师指出,文章整体框架较好,理论基础扎实,但需要把研究重点放在美国地缘战略政策的变化上。

在学术沙龙的最后,两位评议专家对与会者提出的相关学术问题答疑解惑。他们的精彩回答深化了师生们对本次学术沙龙主题的理解,进一步打开了研究思路。本次活动内容翔实,交流气氛热烈,不仅为国内南亚研究青年学子搭建了学术讨论的平台,也为同学们与学界专家近距离交流提供了宝贵机会。




Copyright©2015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中国 · 武汉武昌 · 珞珈山 邮编:430072 Tel:027-68756726 FAX:027-6875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