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者观点

范斯聪:新时代外交思想的“三件法宝”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3日  点击率:2190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把握国际形势的方法论,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以及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概括为十个“坚持”。此次会议是在新时代中国和世界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是我国向外界做出的一份对外宣言。本次会议既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确立,也向外界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内容与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不忘初心和大胆践行的结果,也与中国共产党人手握“三件法宝”息息相关。


党的优良传统在外交领域的体现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外交无小事,不仅要确立党的绝对领导,还需要在党内及相关部门之间统一步调,保持地方外事工作与国家外交方向一致,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让我国的外交方针、外交体制和外交队伍同频共振,寻求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要切实体现在外交领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国对外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世界大战短时间内打不起来”,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着力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我国对外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际上我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新形势下,我国调整了对外战略。这是我国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冷静分析我国所扮演的角色,做出的英明决断。


主张每个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采取开放包容和埋头苦干的姿态,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创造出中国式奇迹,印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自2000年超越意大利以来,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超越英国,2007年超越德国,到了2010年,超越日本,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过去,不少发展中国家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遵循“华盛顿共识”,奉行新自由主义,采取贸易自由化、放松政府管制、自由化的利率等措施,甚至有的国家全面照搬西方的发展历程。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现他们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时,西方国家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们颐指气使,即使给他们提供援助也会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动则干涉内部事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今西方世界兴起民粹主义,在新自由主义的道路上开始全面倒退。“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强调发展,主张每个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他国无权干涉;而后者更强调西方国家自身的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打上深刻烙印。我国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中脱颖而出,却始终走社会主义道路,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我国一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道路自信,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一面彰显人类共同价值,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和新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伙伴”等国际关系新理论,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理念,赫然区别于西方体现“等级”“权力”“中心与边缘”的不平等国际关系核心概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转型,增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绘制未来美好蓝图,主张让发展中国家能在现有的国际治理体系中获得应有的利益。


伴随国家实力增长拓展外交实践

我国外交的实践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而不断向前开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但给出了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政治保证、历史使命和理念原则,还擘画出战略布局、实践宗旨、发展方向等方式方法。这一切都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化解时代难题和风险的勇气和胆识,来自于近年来我国外交取得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外交布局,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与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会晤,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013年9月7日和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方案,让“一带一路”沿边沿岸国家分享共同发展的机遇,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进而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杭州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国际会议上主动发声,与他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我国在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毫不妥协。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菲律宾抢占黄岩岛、南海仲裁案和洞朗事件等一系列外部风波,我国冷静处理、从容应对,取得了“黄岩岛模式”、让仲裁案判决变成一纸空文、迫使印度军队撤军等外交战绩。这反映了当今我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同时表明我国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


“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吸收了我国外交实践中的大量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理论。我们要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事业不断走向辉煌。


作者:范斯聪

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长江日报》2018年7月10日第5版

原标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三件法宝”》




Copyright©2015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中国 · 武汉武昌 · 珞珈山 邮编:430072 Tel:027-68756726 FAX:027-68755912